演而优则导的黄渤,给八月带来了《一出好戏》。
故事发生在一座孤岛上。
黄渤饰演的马进,是一个毫无成就的loser,没钱还欠了一屁股债。
一次公司团建中,巨浪把所有人卷上荒岛,与世隔绝。
钱没有了意义;制度不复存在;“活着”成了首要难题。
原本地位最低的导游小王,因为有野外生存经验,成了首领。
但在他的思维里,人的一切活动,都只是为了有饭吃:“我们现在的首要任务,第一,是活着;第二,是活着;第三,还是活着。”
他把管猴的经验,完全照搬到管理人身上。
给人安排过量的工作任务,还认为只要有惩罚,完不成任务不给饭吃,你早晚会自己动。
相比之下,老板张总的思维,显然更高级。
他找到一艘废弃的大船,建立孤岛上的“交易体系”。
用纸牌代替货币,拥有纸牌,就意味着可以换取食物。
比起小王带领下,人只能靠每天爬树摘果子、用木棍捉鱼为生,张总让人过得更为体面。
只是,张总是权力的集中者,给谁发牌(货币)、发多少、每张牌价值多少食物,全由他一个人说了算。
时间一久,孤岛上出现了“通货膨胀”,怨声四起。
而黄渤饰演的马进,在一开始,可以称得上是一个loser。
只是后来,他找到了颠覆自己人生的方法:造神。
他把自己塑造成真正的精神领袖,号召建立人与人和谐相处的新世界。
在孤岛上重造出了电,让人甘愿拿出食物,换取用手机看到家人影像的短短几分钟。
至此,电影通过展现不同领导者的三种不同领导思维,完成了一次人类文明秩序重建的过程。
日本企业家稻盛和夫在《思维方式》一书中,提出过一个公式:
人生/工作的结果=思维方式×热情×能力。
在他看来,拥有正确的思维方式,甚至比拥有智商、体魄等其他能力更为重要。
为什么自己很努力,却还是不行?
为什么有的人不聪明,却总能取得成功?
许多情况下,处理事情的逻辑和方法,才是带人跳出困境的首要因素。
关于成功,古今中外很多人对此提出了自己的理解和看法,某些说法也一直被奉为经典。但是从来没有人把人的思维方式或者说是人格理念划入到影响成功的因素当中并赋予最大的分量,最为重要的是,稻盛和夫先生把思维方式的赋值定为-100~+100,然后让三个值相乘。
这也就意味着即使你的热情和能力都极高,但是如果不能保持正确积极的思维方式,结果只能是负值,并且可能成倍增加。
如果在企业经营中领导人的思维方式有问题,那么公司经营肯定就不长远。
首先,企业经营的决定因素是,企业最高领导人是不是持有正确的思维方式,是不是具备经营好企业的强烈意志。
经营也好,做其他事也好,问题的关键是领导人持有的思维方式。人生只有一次,在自己的人生中,你想把公司做成怎样的公司,这是最重要的。
头脑里想的东西、思考的东西,都会在现象界,就是在自己企业的实态中显现出来。然而,没有人意识到这一点。作为经营者,自己的思维方式实际上决定了自己公司的成败兴亡,大家都不这么想。
或许有人会说:“我自己的头脑里想什么,怎么就左右了我公司的成败呢?”但是实际上,正是各别的思考营造了你们自己的公司。